18岁前如何通过食物补钙

 

钙,对于每个年龄段孩子的骨骼生长、身高发育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其实平时只要多注意一些小细节,避开常见雷区,通过日常饮食就能轻轻松松帮小朋友把钙吃够。

不同年龄段,不同补钙法

无论哪一个年龄段,奶都是钙质的主要来源。从添加辅食后,根据咀嚼功能的提高,可以开始逐渐尝试增加其它各种含钙量丰富的食品。

参考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(版)》,不同孩子每天需要钙量如下:

0~6个月

这个年龄段孩子每天需要钙毫克。

对小婴儿来说, 食品是母乳或者配方奶,需要每天喝够奶量(毫升以上)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比较低,但它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、成功补钙的关键。

所以,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于出生后1~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~IU(南方~IU,北方~IU);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配方奶粉必须添加维生素D。

7~12个月

这个年陵段孩子每天需要钙毫克。

除了母乳或配方奶(~毫升),这段时期开始添加辅食,质感从半流质过度到粗颗粒的形态。钙含量比较丰富的婴儿米糊,婴儿酸奶,蛋*泥,蒸豆腐,碎菜末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1~3岁

这个年龄段推荐钙摄取量为毫克每天。

钙质主要来源,从母乳转变到奶和奶制品。这时孩子的咀嚼能力大大增强,也是探索食物的阶段,可以尝试多种不同钙来源,多做一些食物探险。例如白煮鸡蛋,芝麻糊,小鱼干等。

4~6岁

这个年龄段推荐钙摄取量为毫克每天,已等同于成年人的钙推荐量。

7~17岁

7~10岁,推荐钙摄取量为毫克每天,11~13岁为1毫克每天,14~18岁为毫克每天。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,推荐的钙摄入量大大增加。

这段时间食物选择已基本和成年人一样。尤其注意11~13岁正值身高增高*金期,一定要保证奶和奶制品的摄取。在前面基础上,还可以增加各种鱼类、*豆及豆制品、各种坚果等含钙比较丰富的食物。

常见补钙误区

误区一:只重视花钱买各种钙片/钙剂

平常饮食多加注意,保证食物多元化,真的不需要再花钱在钙补充剂上面了。如果孩子特别挑食或者家长特别紧张, 先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专业意见。

补钙可不是钙越多越好哦,要刚刚好。对于幼童来说,0毫克钙是极限。过多的钙质会影响铁和锌的吸收,也会提高肾结石的可能。钙补充剂还可能引起胀气、放屁、便秘等肠胃不适的。

如果有特殊情况,需要补充钙剂,要注意:钙的吸收率是有限制的, 每次~毫克就好,相比于一天集中一次性服用,每天分2~3次服用更能被人体吸收利用。

误区二:盲目追捧高钙零食

标榜着「高钙」的含乳饮料和饼干等零食,特别能吸引家长眼球。而事实上,这些食品往往只是商家推销的噱头。

对于纯牛奶,「高钙奶」多出来的那一点点钙,只占它原本就富含的钙的一点点而已,不值得花更贵的价格。

对于乳饮料,声称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和钙的,则要重视「饮料」二字。孩子要尽可能地限制添加糖、甜饮料,糖吃得多了,这额外加的一点点钙真的没有意义。

对于「高钙」饼干或面包,常常含糖不少、盐分也比较高。太甜或者太咸,都会破坏孩子味蕾,吃东西口味越来越重。

这些零食要迎合儿童,通常添加糖和油脂也爆表,一不小心就吃掉过多热量,小胖子就是这样养成的。

误区三:相信猪骨汤鱼汤补钙

这纯粹是对于「吃啥补啥」的美丽误会。猪骨和鱼骨中的钙质,非常不易溶解于水,因此汤里面的钙质微乎其微。

被忽略的补钙窍门

1.蔬菜中的补钙能手

菠菜、苋菜等深色蔬菜本身含钙量不低,但稍稍有个缺点是含有 这样的抗营养因子。而芸苔属的蔬菜是一个例外,像是大白菜、青江菜、西蓝花和菜心等, 含量较低,可以适当多吃这类蔬菜,让它们成为钙质的好来源。

2.选对豆腐很重要

豆腐的含钙量和制作过程有关。传统豆腐使用的石膏( 钙)或者卤水( 钙),使得豆腐的含钙量大增,而且都是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形式。内脂豆腐用葡萄糖酸内脂做成的,含钙量很低。

豆腐含钙量排序:硬豆腐>软豆腐>豆腐花。

日本豆腐是用鸡蛋做的,基本不含钙。

3.拥抱阳光多运动

除了饮食补钙,在有阳光又不太晒的日子,带孩子出去舒展下筋骨,可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,加速人体钙质吸收,增加骨骼健康。

配合适度的运动,还能强化孩子的骨骼密度。像是亲子瑜伽,打篮球等体育运动,做运动的同时还能多陪陪孩子。

没有时间?没有场地?只要一根绳子和立足之地,每天坚持跳绳10分钟,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哦。

了解更多请关医院儿科公众平台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
白颠
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chuquliuliu.com/bcxg/6739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