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有书香,笔下飞扬学生美文家乡风情

  白癜风专家团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80423/6185382.html

春和景明,樱花开放了

是时候跟你打个招呼了

在水一样的风景里

他(她)们的文章如音乐般回荡

伸出我们的手指

去触摸文学最美的地方

大家好,“学生美文”栏目又跟你见面了

在这个等待春天和更好我们的日子

一起寻找文学的魅力

欢迎投稿~

学生习作

安徽的中秋情

六年级一班刘子涵

在安徽,人们对中秋节总是分外重视。每逢中秋,安徽到处都是赏月的人,家家户户的庭院中放着小板凳,共同昂首翘盼那轮明月。

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庭院中,妈妈告诉我,月亮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!相传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,他取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,叫做嫦娥。后羿在昆仑山访友求道,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,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。然而,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,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。后来这件事被蓬蒙知道了,有一天,蓬蒙趁后羿不在家时,威胁嫦娥交出不死药,嫦娥为了药不被偷走,自己一口吞下,身体立刻飘离地面,冲出窗口,向天上飘去,但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,便落到了离 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我们听着妈妈讲述着娓娓动听的故事,此时,月亮也升上来了。

皎洁的月光如瀑布般一泻千里,为大地洒下清丽余晖,在光芒的照耀下,一切显得静谧而美好。而这雾的影子好像在引导我进入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,更为夜色增添加了神秘之感,颇有“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”之感。

月亮轻披薄纱,似娇俏少女挟光明莅临 ,如诗如画。

过了一会儿就把头埋进了云层,许是有些害羞,好一派温柔景象,旖旎风光,令人缱绻不已,偶尔有一两声啁啾,更是令人沉醉。

似乎望见月亮会望见更多情丝,明月可以寄托思念,可以寄托担忧,也可以寄予同情,寄予忧愁。我们就静静地看着它惹人怜爱的娇羞模样,只能远远的观望,欲言又止。

它就恰似了一位知情知心人,无微不至的关切每个人的感受,它就恰似了似水般柔和的明媚的女子,它不是一味替你报仇的豪迈女子,不是置你冷漠不顾的女子,它用心聆听,默默开导,不离不弃的陪伴在你身边,自己那份独特的柔情感化你,使人沉醉在温柔之中,它看着星星打闹,看着月亮欢唱,看着鸟儿舞蹈,看着人情冷暖,它淡然一笑不语。

这散发出的光芒,照亮了我们心中的窗,我们只是含情脉脉的看着它,许多人家也深有同感吧!

我爱我家乡的月,它寄托了无数人家的情愫,更包含了人们心中归属的悸动。

指导老师孙琳

天津捞面乐

六年级一班杨梓焓

初一的兴奋劲儿刚过,初二的捞面乐又闪亮登场。在这津门盛地,吃捞面可是表达喜悦之情。在天津,更是有“初一饺子,初二捞面,初三盒子往家里转。”的传统说法,您

瞧这三件事儿,读着读着,谁不是喜悦之情油然而生?

正月初二敬财神,要吃捞面条,不仅是为了祝主人家福如东海,新的一年里发大财。更是为了祝财神爷在初二那天发放福运,辟邪驱难。自清代以来,这天津特有的习俗便走入千家万户。其实天津人无论干什么只追求“讲究”二字,就拿着咱捞面来说,必需吃全菜码,即*瓜、菠菜、豆角、豆芽等腌菜。还有银鱼、紫蟹,晃虾,铁雀等都是过年时的菜品,除这四种还有韭*、萝卜、鸭梨,*芽菜,统称天津八珍。

天津银鱼?

且慢,这天津银鱼可谓名扬四方,其中银鱼之处即为金眼圈,其它地方所产的都是银眼圈。明太监刘瑾最喜欢吃天津银鱼。还在天津设”银鱼监”派太监毕珍专司其职,供他和皇宫食用。有诗说:“水中钓出是银鱼。”此句差矣,因为天津银鱼比普通用鱼钓小很多,所以逮鱼要用网捞。传说天津金刚桥附近三岔口的鱼 最肥,有诗云:“佳肴都在封河后,闻说他乡总不如。”

正月初二的“捞面乐”在盼望的快乐中,渡到了我们身边。我们家采购好食材后决定今年亲手做捞面,体会这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快乐。

夕阳西下,傍晚的钟声再次袭来,伴着徐徐微风,菜香和面香扑鼻而来,阳光照在我兴致勃勃的脸上,听着厨房里嘻嘻哈哈的笑声,望着父母忙碌的身影,我激动的冲了进去,嚷道:“我也要做,你们都答应我了!”厨房里五彩斑澜的食材散发着诱人的色泽,新鲜的蟹肉、虾棒被汁水裹着,锅里的鸡汤沸腾着,它们就这样摆在桌上,令人不禁垂涎三尺…我不禁怔住了,一抬头,他们还在抿着嘴偷笑呢!我接过妈妈递给我的一块面团,正准备大显身手之时——“哎哟!”我大惊失色,这滑溜溜的面团掉在了我脚上,一块好面就这样作废了。我重振旗鼓,抓起一团捞面饼,跟着教程慢慢舒展开,我事先料到它会自然下坠,便揪起面条的尖,重叠地再三拉伸,沾上面粉,我骄傲地把面条抛上去,又稳稳地接住。我捧起这努力的结果,深深闻了闻那“幽幽”的面香……这时,面粉四起,犹如身处江湖中央,我须臾间眼前雾蒙蒙的一片,刺得眼眶生疼。我急于揉眼睛,都没意识到那粗细适宜、体形偏扁的捞面被甩了出去,待视线逐渐清晰后,我发现自己双手空空地站在厨房时,刚抬起头,一块面团死死黏在了我妈木然的脸上,她动了动嘴,狠狠瞪了我一眼。我尴尬地笑了笑,把捞面从她脸上撕下来。重新开始,我又一次拿起面饼,技巧也愈发娴熟,眼前的捞面越来越多,当鸡汤的调料全部加好时,把这鲜美的面条逐根倒入这冒着热气的浓汤,配料再灌进去,“天津八珍”便在这时起到了调味的作用。正所谓“捞”就是用那汤勺把面团倒入碗中,你捏起一把蒜沫,整份捞面的精华便被“诱”出来了——天津捞面,在我那别具一格的做法下,闪亮登场。

咬一口软糯的捞面,嚼着酥香流油的海鲜,喝一口香浓的鸡汤…幸福、喜悦都不足以形容我此时的感受,这,是努力后的喜悦;这,是与家人团聚,吃上这一口的难得;这,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博大精深;这,是回顾人生的满腔热泪;这,更是如《风凰台上忆吹萧寸寸微云》短短几句写出的欢喜之情:“谁望欢欢喜喜,偷素粉,写写描描......”

正如开头所言,天津人吃捞面是为了表达喜悦之情,在这一次活动中,我感受到了真正溢于言表得喜悦,这更是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进一步发扬与传承:“吃捞面,皆欢喜,料儿全,家团圆。”

指导老师孙琳

元宵灯趣

六年级一班张宏轩

逢元宵佳节,斑斓的灯火冉冉升起,夜色变得无比绚烂,盛大的灯火晚会也渐渐拉开帷幕。我们就在元宵这一天,来到了灯火通明的灯会,趁着这美丽的月色,将各式各样的花灯好好欣赏一番。

人山人海之中,点点灯火闪耀无比。红灯笼串成了一串;花灯隐于地下,不知何时呈出一片鲜艳;遍布银鳞的龙灯张牙舞爪,目似铜铃,龙须悠悠而飘,龙尾翩翩而舞,栩栩如生,活灵活现。猛虎灯精神抖擞,高昂其头,仰天长啸。双脚一踏,沙尘纷纷扬起,威风凛凛。向高处望去,数百盏孔明灯冉冉升空,浸亮了整个月夜。我们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到:“太美了!”

走着走着,恰逢一处清泉。月光洒下,微波粼粼。仔细一看,残碎的月迹中映着一片荷塘。抬头欣然望去,是一片嫩红,掺杂着几分翠绿的海洋。走上木桥,千千万万朵荷花纷纷映入眼帘,应接不暇,竞相开放。花瓣本是白色,抑或是经过粉色的颜料浸染的缘故才微微晕开一点淡粉在尖部的吧。几片花瓣层层叠叠,围成圈,中间青色的莲悄悄探出头来,张望着这个世界。人们纷纷低头仔细地端赏着它们,我也不由自主地捧了捧荷花灯,心中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。花海之间,也呈出了几片苍翠的荷叶,绿叶依着红花,简直美不胜收。走进花丛深处,一条条红鲤鱼在水面翻滚跳跃,水花四溅,好一个活泼的场面!走进一处小亭,放眼望去,荷塘月色之景尽收眼底,我的心花不由傲然怒放。但不同的是,有了彩灯的点缀,变得更加绚烂辉煌了。

赏完花灯,我们都恋恋不舍。但是,我也知道了元宵节的赏灯由来:元宵节赏灯始于东汉时期,那时提倡佛教,正月十五都有僧人点灯敬佛的做法,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灯,往后就形成了盛大的节日,元宵赏灯的风俗也代代相传。

元宵赏灯,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风情。希望下个元宵节,灯火辉煌依旧,我们共同赴约!

指导老师孙琳

编辑/许琴星

责编/尹宜梅

审核/张延喆王卫

.04.07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chuquliuliu.com/bcxg/14904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