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用日常食物琢磨养生方法

 

当健康导师王老师走进水泥街道泰平社区徐淑润家里时,老人正在翻看食物功能的资料。“我们从日常食物中就能获取各种营养,但要知道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,如何搭配食用对养生作用很大。”虽然已经83岁高龄,但老人精神矍铄,说起自己发明的食物养生方法,老人拿出了发明专利证书。这个证书是对他发明的养生方法的权威认可。

  十几年前,徐淑润在家附近的图书馆翻阅古今中外医学、保健方面的书籍时,对这两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从此,一有空闲,他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,医院向医生咨询。“查阅各种食物的相关资料时发现,这些食物功能对人体健康都有帮助,而重要的是把一些食物进行物理处理,之后再科学搭配一起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”徐淑润说,自己发明的成果叫食疗包,即将蜂蜜、芝麻、花生、核桃、韭菜、菠菜、大豆等23中常见食物分别加工处理后,装入袋或瓶罐中,封闭。

  老两口虽然都80多岁了,但身体硬朗。他们家住在四楼,像秋天搬菜,平时买米面这样的力气活从来不发愁,十几公斤的东西拎起来上四楼也不觉得有多累。徐淑润说这与日常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心态有关系。

  年11月22日,徐淑润将研究成果申请国家专利。年2月13日,他的发明专利第号证书被批准下来。在具体食疗食用上,徐淑润举例说,将芝麻擀成粉末,做成冲剂;蔬菜脱水,成粉末状,制成糕点,肉、鱼类做成罐头,干果做成冲剂……“每天、每月按量吃,既能达到日常饮食的目的,也能起到养生的作用。”徐淑润说。

  

  不信保健品不买保健品

  徐淑润的老伴侯桂英说,最近几年市场上的各种保健品越来越多,而很多保健品都是专门把老年人作为销售对象。在一些销售人员的“忽悠”下,不少老年人购买了大量的保健品,为此花去不少钱。而保健品尤其是非法保健品让老年人损失大笔养老金的同时,由于销售人员夸大功效和作用,使得一些身体有病的老年人放弃药物,从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。

  “保健品把一些老年人坑够呛。我和老伴也遇到过一些推销保健品的,也到各种保健品养生门店看过,但从来没买过。”徐淑润说,保健品所以叫一些老年人深信不疑,就是销售人员一方面给人洗脑,一方面用所谓的现场演示“忽悠”老年人,更主要的是夸大保健品的作用和功效。其实,保健品里究竟有啥成分很少有人知道。而保健品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价格贵。而很多老年人被洗脑后,不惜花很多钱。老人说,看到小区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真着急。“花近万元买回一个大电褥子……还有不少老年人买回成堆的保健品后,没有吃多少,都堆在家里。过一段时间发现保健品过期了。”侯桂英老人说。

  对于保健品,徐淑润有自己的看法。他说,销售人员越是把保健品说得神乎其神,就越叫人怀疑。一副鞋垫能治疗多种疾病,说出大天来也不信。要真是像他们说得那样,医院和药店早就关门了。事实上,这两年国家对一些保健品的整治就说明了这一点。他相信食物按照科学的方法吃,身体就不会出现问题。徐淑润说,通过这些年对日常食物的研究,他有这样一个体会,每天常见的食物只要合理搭配,就能给自己带来健康。还有就是生活中要有一个好心态。
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chuquliuliu.com/bcxg/11710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